第46章 历史多维分析法,现场分析周昭王之死,云凶是谁!(2/6)
“可用他的国策怎么能干一番大事业。”
“你瞧,只要肯做大做强,后世子孙就会为你说话。”
“史官可以改史,文人可以抹黑,但存在过的事情,总会被挖出真相,而朕若成功,犹如秦皇再造炎黄,岂能不赌?”
萧皇后抿了抿唇,她觉得夫君也太自信了。
要是失败了呢?
她都不敢想象那个后果,可是,任凭她怎么劝说,自己的夫君都不为所动。
大明,
崇祯咬着毛笔,笔墨在嘴上涂上了一个滑稽的圈圈,可他早就顾不得这些。
心里在思索着,怎样才能在史书上去伪存真。
他现在学习治国,都是照抄史书,帝王之术就是自己摸索的。
但如果不能看清楚真假,岂不成了熊瞎子。
这时候,弹幕也在询问。
(博主,快给咱说一下,三个说法到底怎么辨别真伪!)
(把你压箱底的手艺拿出来,我们也学习一下怎么分辨史料真假。)
(有的博主只会读史料,碰到实际问题根本就是抓瞎,你争点气,证明你不是凡骨。)
(博主不是凡骨,是反骨。)
天幕中,仿佛对这些事情早就有了意料。
陈勇的磁性的声音响起。
【既然有三种说法,肯定只有一个最接近真相,那么我们作为历史吃瓜群众,怎么才能确定自己吃的报恩瓜,而不是报仇瓜。】
【很简单,教你们一招历史多维分析法。】
【首先,咱们看第一个选项,周昭王死于浮桥坍塌。】
【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就清楚,这绝对是胡扯。】
【第一,周昭王渡过可是汉水啊!那是一条江,要在一条江面上搭建浮桥,还要从浮桥上运送战利品,知道有多大难度吗?
而这种浮桥需要运送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拉着铜矿的马车。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西周,根本不具备建造横江浮桥,还要保证拉着铜矿马车通行的生产技术。】
【第二,史书上说,这一次死的可不止周昭王,还有天子六师,难道是天子六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