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就从族谱上把你们都除名,以后不要踏入褒国一步!”
“大兄!”
“娘舅!”
“滚!我们姒姓没有你们这种窝囊废!”
褒国王子带着人又风风火火的回去了,对天子和褒姒以及伯服彻底死心了。
【周幽王在褒国覆灭之后,跟安慰蹶父家族一样,想要给褒国国君封一个卿士,但人家褒国国君根本看不上狗屁的卿士,人家回去复国了。】
【好在褒国在汉中有一千多年的统治基础,当年武丁妇好连同蜀王巴王都没能把人家给灭了,申国更不可能,就算有缯国在,褒国也是汉中的老大,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斗争之后,褒国赶走了申侯等人,再次复国,而这次,他们大门一关,谁也不爱,彻底放弃了褒姬联盟,就算是以后褒姒被人掠走,他们也没管。】
(我曹,真的长见识了,人怎么可能蠢到这种地步。)
(周宣王之前就没有发现周幽王是这样吗?)
(周宣王可不是遵守周制的主,要是发现了这孩子是这样,肯定不会立他为太子的。)
(大吊哥,出来溜两圈啊。)
(我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当太子的时候,只是建议权,就跟有些参谋一样,比如说马谡,因为不是决策者,所以不用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他们脑子就看起来很灵光,可真到了他们决策,却前怕狼后怕虎,决策出来的效果简直匪夷所思,比如建文帝!)
(你说建文帝他不聪明吗?削藩,杀叔,方向都对了,可是你说他聪明吧,却用了周制,而且,对付他四叔时候,又想要弄死,又不想背负骂名,搞得前方将士都不会了。)
(这个还真是,有些人就是搞不清决策者跟军师的区别,军师是提供上中下三策,可决策者只能选一个,那是必须拍板的人。)
(估计周幽王就属于那种只能当军师,不能当主公的人,就跟马谡一样,让他提建议可以,让他自己领兵,水平就直线下滑,性格缺点暴露无遗。)
三国。
曹操哈哈大笑。
“这些孙子都不会总结,周幽王不就是跟袁绍一样,好谋无断嘛!”
“想的太多,自以为很聪明,但是真到了紧急关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