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晋文侯姬仇的办法,让自己渺小到了极致,谁也没有功夫关注他了。】
【这种思路就跟当初的诸葛亮一样,诸葛亮如果在南阳耕田一辈子,谁会关注他呢?不结交名流,不传出自己的名声,没有卧龙凤雏之称,谁还在乎他呢?】
(原来是这样!古人可真是会打开我的新思路。)
(老子的思想真是太牛逼了,实力大到了极致,能够跳出棋盘,实力小到了极致,也能跳出棋盘,这就是老子思想的现实应用啊。)
(我现在才搞清楚了晋文侯姬仇的打算,这是大隐隐于市。)
(谁会关注到了一个没有实力,没有名望,也不出风头的人呢?诸葛亮当初被关注,是因为他有出来做事的心思,并未刻意的隐藏自己,而是要出风头选择明主,要是诸葛亮真的隐藏自己,天下谁人能知?恐怕连我们都不清楚吧。)
北宋,
读书人都啧啧称赞:“学到了,学到了。”
等他们消化了这个思路之后,再看司马光就觉得味同嚼蜡。
“司马兄,人家这才是阳谋吧!”
“看到没,活学活用老子的道德经,一出手就是新的知识体系。”
“你那个所谓的资治通鉴能教给人什么玩意?”
司马光被群嘲之后,黑着脸,真所谓文人相轻,他不服气的说:
“你们为什么如此相信晋文侯姬仇的办法能行呢?”
“晋文侯姬仇说能行,就能行吗?”
“要知道,他面对的是周宣王。”
“周宣王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三国,
张飞挠着脑袋,权谋到了这个,他是真的看不懂了。
他也就用一些兵法上记载的手段还行。
而这种太过于深奥的东西,脑袋需要拐一个弯的,他是真的不在行。
“先生,你说晋文侯姬仇的办法对不对?”
诸葛亮笑而不语。
(博主,晋文侯姬仇很厉害,我也承认他的做法确实标新立异,但是这对周宣王真的有用吗?)
(周宣王可是最聪明的天子,你的把周宣王的智商算计去。)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