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宣武国已经今非昔比了。”
“从前的宣武赢弱无比,根本不是东陵国的对手,但是现在不一定了。”
“虽说宣武国那边的消息许多人并不知道,微臣还是打听到了一些。”
“宣武国成为东陵国的附属国后,前脚东陵国的使臣刚离开,后脚宣武国就开始训练精锐部队。”
“甚至还加训了一大批士兵,举国上下,上到皇帝皇后,下到耄耋老人,都在练习防身术。”
“由此可见,宣武国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和东陵国殊死一搏。”
另一道反对的声音响起,他冷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就算宣武国训练士兵又如何?”
“东陵国和宣武国的差距可不是训练士兵就能追上的。”
那个人当即反驳道:“大人或许没听说宣武国训练的奇兵有多厉害。”
“微臣听说一个奇兵足矣和一支小队相比。”
“倘若这是真的,宣武国的确有能力和东陵国一战。”
其他大臣冷笑,“简直是荒唐,宣武国那弹丸小国能有多强大的兵力?”
“这样道听途说来的消息还是不要告诉陛下了,你难道就不认为这样的消息很可笑吗?”
“就算消息不真切,我们也应该帮宣武国一把。”
“真是疯了,这是把祁安国往火坑里推!”
不同观点的两拨人在朝堂上,激烈地开始吵架,谁也不让谁。
帮可以,不过要向宣武国索要好处。
不帮的观点更加直白,宣武国太弱小了,不足以他们祁安国冒大风险帮忙。
除了祁安国,听到消息的其他国家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东陵国一旦和宣武国打起来,几个国家之间的和平也会彻底打破。
而且谁也不敢保证,东陵国在侵吞宣武国后不会再对其他国家下手。
不过能与东陵国抗衡的国家太少了,大多都是东陵国的周边小国。
帮不帮宣武国,对周边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这可能关乎到他们国家以后的安危。
所以,帮不帮宣武国的商人离开宣武国,成了这几个国家讨论的重点。
宣武国内,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