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制冷器厂。
反正,人手、设备一应俱全,最优条件都具备了,既然有了好产品,为什么不在这里生产,非得跑到偏远的125厂去?
那个厂子废弃了多少年了,设备还能转吗?都是一些旧时代的古董了!
要知道,制造制冷器的这些设备,很多都是大型机械,就算想从98厂运到125厂,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
别说这些工程师想不通,连厂长也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上头催得急,可话又说得模棱两可。
这事还真不能怪厂长。
因为袁皋确实没跟他讲得太明白,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景熵。
本来见识了螭吻军刀的威力,按照袁皋和总指挥的意思,是打算批量生产高质量的螭吻军刀。
那种能直接穿透45毫米厚钢板的螭吻军刀,一旦批量生产,影响力将无与伦比!
甚至可能震撼整个军界!
不过随后接到了通知,说这种绝版军刀根本无法批量生产,因为它是由陨铁锻造,材料极为稀有。
无法批量生产,就不能在军队中推广,这事就得缓一缓,不然一旦传出去,景熵名气必然大增,却又没法实现批量生产,到时候肯定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这对景熵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袁皋和总指挥都是老江湖了,自然不可能捧杀景熵,而是要小心地扶持他成长。
因此,对于一些细节,袁皋对98厂的厂长也不能完全透露。
如果景熵能经受住这次考验,生产出可靠且高质量的军刀,比现有的军刀提升一个层次,那就是个可用之才。
将来袁皋、总指挥必定会用心栽培,让他在部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毕竟景熵是真有本事,他们给景熵撑腰,也是有底气的。
但如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连点水花都激不起来,这事儿就得另议了,到时候别说螭吻军刀的事会永远沉寂,连景熵的前途也可能成问题。
毕竟他是个义务兵,没有显着贡献,能不能留在部队都是个大问题,他可是连正步都走不好的义务兵啊。
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部队是不会养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