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优录取的”
听罢,朱元璋怒火攻心,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的榆木脑袋,咋就不开窍呢!”
“咱反复强调的,不是什么狗屁学问高低,要的是天下安定,四海升平!”
“三年一次恩科,机会难得,结果你们全录取江南学子,让北方学子怎么看咱,还愿意和咱一条心吗?”
至此,考官们依然有话说。
“陛下,自宋朝以来,科举糊名,事后誊录抄写,每一个流程,都严格把关。”
“虽然出现了这种情况,多半要归于巧合!”
朱元璋大手一挥,面部近乎狰狞。
“咱不管!”
“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不能平息众怒,朕拿你们的脑袋顶上去!”
“从现在开始,重新阅卷!”
“什么时候看完,什么时候下朝,中午咱给你们备饭!”
下达了命令,老朱阴沉着脸,坐在龙椅上等候。
经过新一轮的审阅,考官们汇总出来的结论,与之前大同小异。
可固执如朱元璋,从不信邪。
一怒之下,把大臣们赶到殿外罚站,自己回去想办法。
在他看来,即使这份榜文准确无误,也不能照此录取考生,必须顾及下北方学子。
此事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人心离散,刚刚统一的大明江山,有再度走向分裂的危险
“妹子,这皇帝太难当了!”
“要不然,你辛苦一下,替咱顶几天如何?”
回到坤宁宫,老朱有了家的温暖。
极度的郁闷中,他难得开了次玩笑,依偎在结发妻子的怀里,倒了通苦水。
“怎么,朝廷里又出什么烦心事了?”
“别愁,也许我能帮你参谋参谋呢!”
躲在避风港里,老朱脸色稍有好转,大大的伸了个懒腰。
随后,把科举一事娓娓道来。
“妹子,你说”
“咱该怎么办才好?”
听罢,马皇后微微一笑。
“重八,你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何不再下一道旨意,多召集些北方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