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225章 仁善,斗不过文官!(2/3)
面,惭愧离去。

    “父皇。”朱标入了武英殿内殿,就见朱元璋正虎着脸,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父皇,儿臣已经听说了鱼鳞册、黄册的事情,您消消气,犯不着与他们置气。”

    “咱给了他们时间、银两,结果他们呢?”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杀机。

    “他们却没做出半点的成绩,看来他们是觉得咱提不动刀兵,要与咱对着干!”

    朱标闻言吓了一跳,忙劝说朱元璋。

    “父皇息怒,鱼鳞册与黄册是好的,明确土地产权,遏制豪强隐藏田产,逃脱赋税,对于百姓有利。”

    “然凡事要讲究一个水到渠成,过犹不及,父皇您想想,这土地改革施行下去,会动摇多少人的利益?”

    “我大明开国才十一年,要治理天下,必须依仗读书人,更要依仗各地的士绅啊。”

    朱元璋的眉毛微微一挑,虎目怔怔望着朱标,眼神复杂。

    “标儿,你是觉得咱推行的新政不妥?”

    朱元璋心中泛起波澜,有失望,有无奈,还有对大明未来深深的担忧。

    朱标拱了拱手,解释道。

    “父皇,孩儿并非觉得新政不妥,只是孩儿觉得新政不应操之过急,可用数年编纂完鱼鳞册、黄册,再推行‘摊丁入亩’与‘士绅一体纳粮’。”

    朱标说得情真意切,道。

    “父皇,大明之内的确存在不少士绅欺压百姓,但也有不少士绅对大明基层的治理有贡献,如宋濂先生的儿子,便是他家乡有名的善人,处事公正、深得民心。”

    朱标的话令朱元璋的心彻底沉了下去,朱标跟随宋濂,学了那么多经史子集。

    对宋濂朱标极为敬重,爱屋及乌对宋濂的子嗣亦看重,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朱标对待士绅们的态度,令朱元璋忧心忡忡,天下不是士绅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

    任由士绅欺压盘剥百姓,结果就是元末的天下大乱!

    儿啊,你这般仁厚,怎么斗得过文官?

    李善长所讲的“土木堡之变”的阴霾涌上来,朱元璋担心,大明会被那群文官集团给控制,让朱家的皇帝成为傀儡!

    夜深人静,朱元璋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