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227章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2/3)
人选,咱已经有了!”

    哦?李信、郭允道、刘仲质等六部尚书,还有其他的大臣皆露出惊疑之色。

    要推行新政需要的基层官吏可不是个小数目,陛下从何处找来那么多人?

    “国子监,为我大明选拔人才,而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国子监的监生,选拔优秀人才前往各地,为大明推行新政!”

    洪武年间,国子监成为培养大明官员的重要摇篮。

    洪武八年,国子监学生据史料记载为三千余人,到了洪武十一年,在读国子监学生已经达到了五千余人。

    国子监学生分为六堂,即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六堂。

    国子监监生实行积分考核制,而从国子监毕业离开的监生,会被选拔派往大明的各层衙门任职。

    五千余人,如果能真正地落实到基层去,等于朱元璋直接将皇权的“触手”,渗入乡间。

    好厉害的手段!

    天下的文官士人,为何敢对朱元璋的新政阳奉阴违?不就是知道朱元璋手中无人可用么?

    你朱皇帝再厉害,还能变出万千分身,前往各地?

    礼部尚书刘仲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陛下!国子监的监生大多入学时间短暂,并未学得真本事,贸贸然让他们前往各地推行两册编写,推行新政,他们难以胜任啊!”

    户部尚书郭允道亦反对,道。

    “请陛下三思,国子监监生大多稚嫩,做学问尚可,处理地方政务恐引起争端、混乱!”

    文臣们一个两个地统统站出来反对,唯独国子监的祭酒宋讷一言不发。

    朱元璋背着手,直接点名宋讷。

    “宋大人,你为何一言不发?你说说,国子监的监生,能否胜任新政推行啊?”

    满朝文武的目光,皆汇聚到了宋讷身上,宋讷瞬间感觉压力山大!

    说能胜任吧,得罪满朝文武,毕竟两册编写完毕,推行“摊丁入亩”,这群大地主们个个要“大出血”。

    说不能胜任吧,朱皇帝可盯着呢,万一惹得朱元璋不痛快,他宋讷这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估计也保不住了。

    宋讷的脑子里面心思急转,片刻后老爷子有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