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与他们一起。
几人说着说着便想去景晏的院子里赏赏他的孤本。
却没想他只出来走几步,透个气,便远远看见林黛玉与她身旁的丫鬟吩咐着什么,抬头却是也看见他了。
没有慌乱,反而远远的与他行了礼,待他还礼便带着丫鬟离开了。
于是他也回了林景晏院子的书房。
一时思绪有些复杂,询问过后便在他的书架上找本书来看。
读书平心又静气。
想到刚刚的身影,鬼使神差拿了《太平御览》的其中一卷。
卷十五,天部。
翻看,里边果然有些簪花小楷的读书心得。
好字!
见其字,便能初识其人风骨。
忍不住微微勾了唇。
翻看起来。
越往后看,簪花小楷的批注越发多了起来。
既温婉如水,又坚如磐石。有女儿家的柔美与细腻又不失风骨与力量。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父亲母亲。一时心里有些慌乱。
将手中的书放回了书架,重新寻了一本。
《易经》
一本他已经倒背如流的书。
想到这儿,那书生打扮的公子,把玩玉佩的手一顿。
往船头走了走,将脸上的热气吹散了些。才对着身边的书童吩咐。
“前边那船在码头时,仿佛是见过的,你派人去问问是谁家?若是认识,又顺路的话,江南路远,能结伴而行,也安全些。”
京杭大运河来往的船只多是去往江南的。
那书童顺着自家公子的目光望去,果然见着一支船队。的确有些眼熟。
共有四艘船,一大三小。
看模样像是进京献礼的官船。
觉得自己公子果真是考虑的当,若是认识的人家,这一路他也好打探一下江南的消息。
忙寻了船上的护卫去问。
林如海这边和江南的那位官员刚解除了误会,这会儿与众人聚在一起说话呢,便听到在外边的船员来报。
“禀告各位大人,外边遇到一艘船。说是苏家公子苏昀之,派了侍卫来说他此行要去江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