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独自坐在御书房内,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着究竟该派何人前去雁门郡,彻查这起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案件原委……
三年时间,足以让许多线索湮灭,要想查个水落石出,谈何容易?
但嬴安自幼深受儒学熏陶,心中秉持着正义与仁道,他不能对这样的事情放任不管。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时,嬴安再次提及此事。他目光扫过朝堂上的群臣,开口问道:
“诸位爱卿,此案已过去三年,查案难度颇大。但朕不能对此事置之不理。不知哪位爱卿自告奋勇,前往雁门,查探此案件的原委?”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声。他们心中都清楚,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而且过去三年了,要查出真相实在是太难了……
嬴安见此情景,心中有些失望。他再次开口:“难道诸位爱卿都不愿意为朕分忧,为百姓伸张正义吗?”
就在这时,一位折氏一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身着朝服,神色恭敬地说道:
“陛下,微臣有一建议。京兆尹何敞为人刚正不阿,处事果断,若派他前往雁门,定能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
群臣们暗自感叹,折氏一系的官员可真记仇。以前,何敞为了整顿咸阳秩序,对折氏的一些不法行为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整治,现在折氏终于找到机会反击了……
何敞站在群臣之中,听到这个提议,心中也是一沉。他知道这是折氏在借机报复自己,但他身为京兆尹,肩负着维护大秦律法的重任,此刻也不能退缩。
他上前一步,向嬴安行礼道:“陛下,微臣愿前往雁门,彻查此案。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嬴安见何敞主动请缨,心中甚是欣慰。他点了点头,说道:
“好,何爱卿,朕就派你前往雁门。你此去一定要仔细查探,务必查明真想,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微臣遵旨。”何敞领旨退下。
数日后,晴空万里,官道上尘土飞扬。
京兆尹何敞身着一身简朴的官袍,腰佩长剑,骑着一匹骏马,带着几名精干的随从,匆匆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