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澄在晋阳一待便是两个月,直至十月,才启程返回邺城。
到了邺城以后,只要早朝散了,就径直与崔暹、封隆之等人在麟趾阁确定修格最后细则。
几日后,修格完成,因是众臣在麟趾阁议撰,故命《麟趾格》。
崔暹事先宣读了《麟趾格》各篇。
完毕后高澄便在朝堂上宣言:
“往昔格律混乱不明,法度松弛不严,致使朝纲难振,政令不畅。
如今《麟趾格》已然问世,此乃诸般行事之准则绳墨。
朝堂之上,诸位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精心研习其中条文,施政断事,皆依此格,切不可私意妄为,更不能以权谋私。
六部各司,自今日起,一应政务、狱讼、赋役等事务,俱按《麟趾格》之章程严格施行,若有舛错违逆,国法森严,定难饶恕!
此后,当以此格为纲,严谨治理民事。若有朝堂之上,再有贪赃枉法者、忤逆犯上、扰乱朝纲者、曲解格意者,必加严惩,绝不姑息轻饶!”
皇帝元善见微微点头
“诸位爱卿于麟趾阁中耗费五年之久,为此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如今终成《麟趾格》,诸位爱卿功不可没!
传朕命令,将《麟趾格》张榜于宫门,下发至各级百官。
诚如高卿所言,从今往后,一应政务、狱讼、赋役等事项,俱按《麟趾格》而行!”
高澄望向崔暹,两人目光交汇,彼此点头微笑。
自《麟趾格》颁布后,高澄难得有了些许闲暇。
一日,他身着一袭常服,带了几名护卫,漫步于街市之中。
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想要听听百姓对新格的看法。
街市上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忽然,他听到有人提及孙腾,心中一动,便放慢脚步,悄然靠近那两人,侧身细听。
“你知道孙腾孙司徒吗?若想脱了奴籍,只需去他府中求情,他便能帮你恢复良人身份!”
“哦?是真的?”另一个人有些不敢相信。
“据说是因他失散女儿的缘故,他寻访多年无果,怀疑自己女儿给人当了奴婢不得自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