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
此折呈上去,难免引起朝中非议,御史兴许会加以攻讦……大人,不若还是发还南江,让方县令再重新写吧?”
其他幕僚的意见却不同,“大人,马将军曾去驰援南江,军中多少双眼睛?想必对此女有个印象,若她的事迹为真,我们贸然压下,就是生生给人送了把柄去。
而且,南江县这回还弄了个新火器出来,名唤神火飞鸦,研究火器的道人最后肯定要进京面圣。听说那道人还是个坤道,一个坤道,方县令怎会平白无故知道她有做火器的本事?
照晚生看来,十有八九跟那姚氏女脱不了干系。坤道在面圣奏对时,要是提上一句,咱们呈上去的折子又对不上,岂非弄巧成拙了?”
“不成不成,还是发还让方县令修改,否则姚氏女受了封赏,起了坏头,女子多会失其恭顺之德,一心争权夺利去了!”
“不过小小女子,即便封赏,亦很有可能局限在南江之内,哪里至于说得这么夸张?相反,瞒功不报,被捅到朝廷,大人必然受申饬,甚至丢官也未可知!”
幕僚们意见相左,吵成一团,知府本想让他们帮忙出个主意,结果不仅没有帮助,书房还变得如同菜市场一般吵吵嚷嚷。
“行了!诸位夫子且安静片刻,本官头都痛了!”知府揉着太阳穴,叫停了幕僚们的争论。
书房内重归平静,半晌,有个幕僚怯怯地开口。
“大人,眼下马将军正在州府整顿军队,打算班师回朝。您不若宴请众人,顺道探探将领们的口风?
要是多人都对姚氏女有印象,那就不必发还了。要是大家都不知其人,来日坤道在圣上面前提起,咱们也有说法。”
知府一拍桌子,“就这么办!”
丝竹声声,五进的大宅里灯火通明,陆陆续续有武将入席。
等人都到得差不多了,马将军才姗姗来迟,朝知府拱了拱手,“有些事情绊住了脚,来得迟了,还请知府莫要见怪啊。”
知府赶紧笑道:“哪里哪里,马将军请上座。”
酒过三巡,推杯换盏,知府状似无意地闲聊起姚韫真的事情来。
马将军听他一提,想起来了,长公主看好的那个女娃娃,是不是就姓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