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给了他很大的惊喜,因为有十几个,全部都是长洲二厂罐头生产线的机械维护职工。

    曾友生在办公室里说:“我认真思考过了。”

    “现在罐装生产线供不应求,私营想要去买到更难。”

    “所以干脆我们新厂这边买材料切割,电焊等等,自己搞组装,这些技术同志都是内行,都有自己的门路。”

    这就是共鸣。

    黄东胜看中曾友生最大的价值就在这里。

    办公室内,黄东胜端着大口瓷杯喝了口:“那曾叔,一条全新罐装生产线,成本达到了多少?”

    一个技术同志说:“东胜同志,我们其实以前也帮别的国营厂做过灌装生产线。”

    “成本不会超过五千块钱。”

    “不会超过五千?”黄东胜有些苦涩:“你们那条二手的,都用了快十年了,结果五万卖给了我。”

    “咱们还是无产阶级的同志吗?这不是妥妥的资本主义吗。”

    曾友生有些尴尬的说了句:“这个……是二厂厂领导决定的事,我们也干涉不了。”

    “那现在怎么弄?”

    黄东胜摇了摇头。

    想了想,这边厂房比较大,一共有三个厂房。

    一个厂房,最少能安放两条生产线。

    所以直接一拍桌子:“我先安排三万过来,你们给我先搞六条罐装线。”

    “一个月之内,能不能搞出来,需要什么人来配合你们?”

    此言一出,长洲二厂的这些技术同志们,一个个被黄东胜的说法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