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倒头便睡,第二天醒过来,又继续深入研究。
李易就这么连续死磕了五天,经过高强度的研究与数据分析后,终于理清了沉睡药剂其中的大致逻辑与技术门槛。
这种药剂的原理,远远超出了常规的精神类药物。
它不仅仅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传导系统,更像是一种对意识结构进行“深度干涉”的编程型药剂。
它能够穿透大脑表层的意识活动,精准干扰潜意识的活跃区域,从而将他的意识彻底压制、麻痹、封锁,直到沉睡不醒。
李易此时已经弄清楚了,想要制造这种药剂,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关键条件。
首先,是一套高时间分辨率的神经意识图谱建模系统。
这套系统必须能够在毫秒级时间精度下,精准捕捉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电活动变化,并实时生成反映意识流动模式的功能连接图谱。
这远远超出一般医疗设备的能力范畴,至少需要国家级实验室配备的脑磁图系统,结合高密度脑电阵列进行同步扫描。
再辅以一套训练有素的图神经网络建模引擎,才能在海量神经数据中解析出意识运转的基本框架。
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稳定完成建模与重构的系统,放眼全球也不过屈指可数,大多掌握在少数顶尖科研机构或秘密实验项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