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哥:老沈啊,我今天出去溜达,看到一家“谷子”店,我寻思着最近“谷子经济”概念不是炒的挺火吗,就进去看了看。然后就看到……
“‘周边’的意义,是我希望你能在我的周边。”
“犹豫,就会‘海景’。”
这都啥意思啊?怎么就炒起来了?谷子经济产业链上有哪些关键的参与者和盈利模式?谷子经济的走红又是否存在泡沫风险?你给说道说道。
沈同学:我们年轻人的东西,像你这种只会赚钱的人是不会懂得……
“谷子”来自二次元文化,是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内容ip(知识产权)而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谐音英文单词“goods”(商品),包括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根据价格,谷子又分普谷、湖景谷和海景谷三类,价格依次递增。
购买这些商品的行为被称为“吃谷”,由此形成“谷圈”
“谷子”属于兴趣消费+情绪消费,为年轻人带来悦己和社交价值,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我满足和情感体验,悦己消费成为用户规模庞大且前景广阔的行业赛道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愿意在这一块大量投入金钱
核心是悦己、收藏、社交、交易等价值
目前都是年轻人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大,比如说代表企业泡泡玛特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22-30岁之间,并且70以上是女性,这个特点至今仍未发生太大变化
但未来接触到这些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长大了也会在这方面继续消费,其实行业继续发展下去,年纪层面肯定会拓展,而且男性群体喜欢这些的也越来越多
盲盒,手办,卡牌和徽章都是主流
不少谷子店的徽章的销售占比能达到40左右
卡牌占比大约在30到40之间
剩下的20则由叠叠乐、毛绒玩具、扭蛋、手办、立牌等其他产品组成
产业链利润分成来看:
ip授权费用在3成左右
生产成本不超过1成
省级代理商拿货成本为零售价5折左右
按不同ip强度,渠道分销拿货成本多在55-6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