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先画了一个手稿,大致估算出需要多少建材,王德峰再根据建材数量就能做出来个预算了。
这红砖水泥什么的都不值钱,花钱的大头反而在玻璃上了。听宋远说好像有一种新品种叫钢化玻璃,比一般的玻璃更结实以外还能碎了不伤人,他就上心了。
打听了一大圈,王德峰兴冲冲的跑来说55年的时候上海玻璃窗就已经搞出来钢化玻璃了,58年的时候秦皇岛玻璃窗也搞出来了,北京这边有存货,就是价格稍微高一些。
价格高一点无所谓,这年头高能高到哪去呢?反正汽车上的玻璃也需要钢化玻璃,宋远这边答应了以后王德峰就兴冲冲的去找关系采购去了。
背后不是没有跟脚的王德峰不知道花了多大力气,但硬是让他打通了渠道,以拖拉机生产需要为名头,谈好了这个月和下个月能给五金厂挤出来计划外的上千平方钢化玻璃,代价就是花了将近上万块钱。
等王德峰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该上会正式确定搞大棚蔬菜了。
有宋远在好办,在厂长办公会上王德峰提出来要和学院合作试着搞蔬菜大棚,可以让职工们冬天吃上新鲜蔬菜。
至于花销嘛,按照建一千平方米的大棚,大概要花不到2万块钱。这其中大头都在钢化玻璃上,土建这时候真不用花几个钱。
李厂长苦日子过惯了觉得这钱有点多,王德峰则是反驳说这又不是一次性的东西,建好了以后年年都能用,自然要用好一点的东西。
再说了,都是为了广大职工,花点钱算什么。
有这政治正确的话再有宋远支持,李厂长就不说什么了。其他领导更不会反对,也同样想尝尝冬天的黄瓜、西红柿是什么滋味,很顺利的就全票通过了。
学院这边稍微麻烦了一点,但王老师提出又不用学院掏钱,最多提供点蔬菜种子或菜苗,学院领导就也答应了。
答应归答应,学院这边要求如果成功了种出来的蔬菜要有学院一份,讨论了半天定了个三七分,种出来的东西学院要分走三成。
本来还有领导提出要对半分的,王老师不干了:“人家五金厂要花大价钱建造大棚,我们就出点种子菜苗,能分三成就不错了。真当外面买不到种子和菜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