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逃荒不慌!恶毒后娘一路带崽吃香喝辣 > 第112章 包子米粥(1/4)
    补丁的针脚,和绣花一样。

    宋喜歌没出嫁之前,经常帮村里人做些针线活,起初本是打算练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手艺越来越好,渐渐地,名声也就打了出去。

    当时,她还被人请到城里做了一段时间的绣娘。

    但宋喜歌心眼太实,见不得裁缝铺的偷工减料,甚至屡屡和掌柜的发生口角。

    掌柜虽然看中她的手艺,但她几次三番的不按照他的要求来做。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宋喜歌辞退了。

    宋喜歌从城里回来后,低迷了一阵,但在沈春芽和宋成风的轮番鼓舞下,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那时,村里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来找她帮忙在磨损的袖子裤脚上打上各种样式的补丁。

    当然,不是白帮。

    这些孩子们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都会拿几个鸡蛋来感谢。

    但这样几次下来。

    大家都察觉出来不对劲,这布料就算是再不结实,也没有天天坏的道理啊。

    直到一位孩子的母亲躲在暗中偷偷观察了他们的行踪,这才发现了真相。

    原来,那衣裳的破洞,都是孩子们自己故意扯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宋喜歌在上面打上不同图案的补丁。

    甚至孩子们,还会偷偷攀比。

    比宋喜歌给谁打的补丁更好看。

    当宋喜歌得知真相的时候,哭笑不得。

    那一日,孩子们的哭声,响遍了整个下羊村。

    这之后,宋喜歌就不在针脚上下功夫了,都是一律缝成最基础的款式。

    宋婉清笑着打趣道:“阿姐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等到了衢州安定下来,咱们一家就盘下来一个铺子,开成衣铺,我和爹娘还有白青,都给阿姐打下手。”

    宋喜歌笑着摇头,“我这手艺不值钱。”

    “值不值钱,可不是阿姐你说的算的,是要外人说的算。”

    供求决定价格。

    单纯的成衣铺子,一个城里少说也有三四加家。

    竞争大,人工高。

    再加上他们是外来人,必定会受到三家联手的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