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士兵来对待,两军交战,断没有还要轻饶对方士兵的道理,此乃儿臣之见,还望阿玛酌情定夺。”
弘昭说完,殿中有好一会再没一个人说话。
胤禛的目光中是掩饰不住的满意与骄傲,他自弘昭幼时刚开始在上书房旁听时便爱点名叫他说说意见,他实在是爱听弘昭说话,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句句在理,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每听他说一次话便是对于自己教育的又一次认可。
看看底下清隽的儿子,目光移到后面再看看一群只会嚷嚷的叫他烦心的大臣,胤禛心中的天平早就不知道偏到哪里去了。
“嗯,太子说的有理,既然是要议论前线战事,奏报若是都不曾仔细研读又怎能议论的清楚呢?鄂敏你既然没记住,就去将这六个月以来所有的奏报都誊抄几遍好好看一看。”
众臣听到这话都不由得心下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去做这个出头鸟。
太子说完话为何殿中安静了几瞬,为的便是自己的自知之明,这些年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但凡是太子说出口的,皇上就没有觉得不好的,没有不夸奖的,当然要出征除外。
他们自然也承认,太子确实是每次都言之有物,既能三言两语将事情解决个明白,又能说进皇上的心坎里,皇上的心坎好像就有个位置是给太子量身定做的一样,太子无论怎么做都能正正好好的卡进去。
反正不管如何,这件事便就这么在众人包括皇上心中敲定了。
弘昭这也算是提前打了一个预防针,免得到时候“车轮放平”一事传回京中造成太大的波动。
眼瞧着入了七月,胤禛最受不得暑热,本以为今年怎么也该去圆明园避暑了,后宫众人也都日日盼着,可谁知皇上非但一点去圆明园的意思都没有,反倒是提起了另一个地方。
——木兰围场。
“平定准噶尔在即,想来也不会再有什么变数,现下当务之急便是好好安抚其他蒙古部落,正好如今到了七月,也很该再去一次木兰秋狝了。”
胤禛本是不愿去木兰围场的,要说时间过得也真是快,上一次去弘昭还是那个在他怀中策马笑的开怀肆意的孩子,如今身形抽条的好一个清俊少年,全然瞧不出之前的奶团子模样了,说起来到还有些许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