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时,朱元璋携百官出城,经采石矶浮桥过江,迎大军于桥上。
最后,朱元璋亲自拉着徐达的手,踏上了返回金陵的浮桥。
与此同时在江畔的各大渡口,也开始运送起了渡江的明军。
整个金陵的所有人,都在以最高的礼遇,迎接着从草原上归来的英雄!
看着面前夹道相迎的百姓,骑在马上的朱棣,也悄然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入城之后,君臣人等则是共分三路。
魏国公徐达赴太庙、西平侯沐英赴地坛、燕王朱棣赴天坛,告奠献俘。
而朱元璋、中书左相李善长,太子朱标则是分别在这三地等候。
这是独属于汉人的仪式感!
在金陵百姓的山呼万岁声中,朱元璋身着龙袍缓缓的登上祭坛,向天下万民宣布,九边自此再无战事!
直至这一刻,大明彻底的摆脱了所有的旧日枷锁,向前迈进了整整一大步。
同时朱元璋也颁下旨意,草原牧民亦为大明之子民。
大漠草场任其驰骋,如有愿定居入矿为工者,有司不得刁难。
而后便是犒赏三军、论功行赏。
同时金陵城的各家大户,也各自在街头大摆流水席。
整个金陵所有的百姓除了厨子之外,几乎所有人吃了一个油光满面。
冲天的酒香弥漫着整座金陵城。
直至酒宴结束,朱元璋才将目光落到了,唯一没有被封赏的“功臣”大明燕王朱棣的身上。
醉眼朦胧的朱元璋,欣慰的看着朱棣笑道:“咱家老四肩膀厚实了说罢,你想要什么封赏,爹都答应你!”
平日里跟这些军士们厮打在一起的朱棣,这一次却滴酒未沾。
听到朱元璋问自己想要什么封赏,朱棣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说道:“父皇,儿臣想要就藩!”
朱元璋举着的酒杯不由得愣在了半空中,好似是没有听清楚朱棣的话一般。
“啥”
朱棣只得字字铿锵的重新说了一遍:“儿臣,想要就藩!”
朱元璋早就已经重新修订了皇明祖训,各地早就开始修建的王府,也大多被叫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