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朱标会记得,这天下的商贾跟这些士绅们联起手来,用巨量的财力陪着朱标演一出大戏。
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朱标降旨变法,贪逆叛叵者尽数伏诛,满朝公卿歌功颂德,等到那个时候,朱标还能认清楚这天下的事吗
这些事情,曾经那些,只指望着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的乡绅们干不出来。
但是现在这些产跨郡国,往徕海内的巨商大贾,完全有这个实力,给朱标演一出前所未有的大戏,将朱标哄骗回这紫禁城中。
只要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
朱元璋用尽全身解数,做到了古往今来所有的帝王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真正的斗倒了为祸天下百姓的乡绅。
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在自己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背后,竟然放出了商贾这头,闻所未闻的巨兽。
这一次,朱元璋是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
“朕才疏德薄,控御之道竭矣”朱元璋。
这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在洪武四大案中,最不起眼的“郭桓案”中,朱元璋发出的感叹。
整个郭桓案,其实涉及到品级最高的官员,也不过就是礼部尚书赵瑁,跟刑部尚书王惠迪。
虽然官至尚书,位列九卿,不过跟中书左相胡惟庸、凉国公蓝玉这些人比起来,实在是不够看。
但恰恰就是在这个毫不起眼的郭桓身上,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因此才设立了锦衣亲军指挥使司衙门(本书中将锦衣卫设立的时间提前)。
之所以区区一个郭桓,就可以将大明的开国皇帝给逼成这样。
原因就是因为郭桓案实际上,是朱元璋对于整个大明士绅的一次大清算。
所谓的洪武四大案,其实就是对应明初,骑在百姓头上的四股势力罢了。
空印案,其涉案者,多为疍吏。
胡惟庸案,其涉案者,则为士大夫。
郭桓案,其中涉案者,多为各省巨绅。
蓝玉案,其中涉案者,则为行伍宿将。
这些四大集团里,平日里在朝堂上,最少被提及的便是这些士绅。
而当朱元璋较真的时候,唯——个跟朱元璋打的有来有回的集团,反而是这些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