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228章造船泡沫,越吹越大(3/3)
是高,这笔银子也就没有太多人关注。

    但由于大明出海、跑海的商人激增。

    同时高丽、交趾、东夷、占城,甚至是琉球,都跟着陆续开海的缘故,整个大明周边的交流,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而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跑海的利润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一匹苏锦,在大明可以卖五两银子,早先卖往高丽,可以卖到十两甚至是十五两银子的高价。

    但是现在随着航运的畅通,大量的苏锦涌入高丽市场,眼下苏锦在高丽只能卖到六到七两银子。

    没办法,物以稀为贵。

    这种利润差的打击,对于任何商贾来说都是致命的。

    但是商贾们是不可能接受失败。

    只要他们还有一息苟延残喘的时机,他们便会绞尽脑汁的让自家的买卖活下去。

    因为这里面放着的,是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

    就在这场几乎波及了江南大半百姓的出海运动,行将就木之际,这些商贾们最终动起了那些,存在自家账上那一大笔银子的主意。

    百姓们无外乎就是想要一些分红罢了,那就先给你们,你们也甭管这银子是怎么来的,拿着回去花去吧。

    想亲眼看看自家的船也成,码头上那么多呢,我说哪条是你的,哪条就是你的。

    今天这条船张三来看,这条船就是张三的,明天李四来看,这条船就是李四的。

    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些曾经原本应该倒下的船行,竟然全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不仅活了下来,甚至这一大笔银子,甚至还将整个江南跑海的泡沫,给继续维持了下去。

    但再火热的买卖,终有一日也会有逐渐冷清下来的那一天。

    随着这些番邦涌入大明的商贾们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跑海这样低风险高收益的模式,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

    那些造船的订单,也就随之逐渐少了下来。

    这一少不要紧,这些早就已经把跑海给做成庞氏骗局的船行们,登时便察觉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