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阵仗,竟然针对的是他,谢峥觉得挺有意思的,他何德何能!
谢峥觉得自己有点蠢,竟然还妄想靠着别人改变历史。他对熙和帝的怨恨随着熙和帝对他的宽容其实有些改观。
熙和帝本性如此,他褫夺自家亲王封号,贬斥为侯府。这恐怕在熙和帝心里已经是仁慈了。
先帝的几位皇子或死于意外或死于恶疾,如今活在世上的只有谢侯府一脉了。
谢峥虽怨,可心里并没有因为怨怼而置江山百姓于不顾的反叛念头。
熙和帝或许行事狠毒,可这不该牵连到社稷和百姓。如果他是个好皇帝,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谢家父子,谢峥敢替父亲和兄弟背书,他们不会心生怨怼。
他们姓谢,享受着姓氏带来的荣华,自然也应承受姓氏带来的反噬甚至是潦倒。
没有只享福不受苦的道理。
谢峥心里自有计量。所以他虽然知道熙和帝不是个大度的,可也尽其所能助其成事。
希望熙和帝出手,结果不会像前世那般凄惨。
他费心布局,殚精竭虑,只求天下百姓安稳。
可是……
看着殿下一张张或暗自或鄙夷的脸,谢峥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没什么意义。
当务之急该是如何赈灾,如何保住北境百姓。
而不是被人挑拨,将矛头指向他。
谢峥很失望。不过他此刻看起来却像是受了委屈般,拳头紧握,怀里的剑似乎都因他气息太重而有些不稳了。
“我又不会预知未来,鬼知道北境会不会下雨。
我只是偶然听牧羊人提起,说天气有些怪。若是再不下雨,牛羊要挨饿了。
我若能在几个月前就知道北境会滴水不落……我从北境回来就会劝陛下让北境百姓南迁了。”谢峥有些气鼓鼓的说道。
似乎想扔剑,可碍于身在大殿,他勉强按捺住了。
不过整个人看起来被戾气裹挟着,时刻有暴走风险。
他这样子熙和帝太熟悉了。
谢峥就是如此,如果这是在紫宸宫,这小子怕是要不管不顾的扔剑了。
他还记得身处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