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 第31章 我们早就没有皇帝了(1/4)
    人民战争是什么?

    这大概是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们很难理解的。

    官僚阶层,其实是个很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他们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另一方面,这群士大夫阶层又自诩为牧民者,害怕甚至否认人民的力量,因此又有所谓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很典型的例子,宋朝就有现成的。

    北宋时,宋神宗变法,有一次,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也就是说,在这群高高在上的牧民者看来,皇帝是与士大夫共天下,不是与普通老百姓共天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发挥人民的力量,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宁野之所以还是对赵昺等人提出这个办法,原因也在于,在宁野看来,和古代大一统朝代对比,或许宋朝武力值差点意思,但是在商品经济、文化思想乃至科学技术都取得极高成就的宋朝,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还是相对可以的。

    不然,何以解释宋朝在如此多外患的情况下,不仅能维持三百多年国祚,乃汉以来最久,还熬死了辽、西夏,连猖狂一时的金人也在宋朝前面被灭?

    中国老百姓其实忍耐力超强,但凡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不太愿意搞事情。

    无奈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看不到这一点,总觉得可以依靠愚民之术一直统治下去,殊不知,如此一来,也就难以跳出历史周期律。

    “何为人民战争?”

    赵昺不太理解,在他看来,愚民黔首岂能知事之曲折,只知道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已。

    某种程度上,人民战争的确也有先决条件,那就是国家要有相对统一的凝聚力。

    这个凝聚力,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那就是传承千年不绝的华夏文明。

    “人民战争,就是争取、依靠大宋千万百姓之力来抗敌。让百姓们知道,家国一体,救大国就是救小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宁野想了想说道。

    “话虽如此,可百姓们不明事理,又该如何动员?”

    陆秀夫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