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 第125章 古人也“剁手”(2/3)
    不管买什么,发薪日总是让人开心的。

    这一点,古人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剁手”的机会终于来了。

    发工资前,以刘据为代表的古人,感觉什么都想买,也就是系统不允许他们带古代的金银玉石、文物古迹来交换,不然他们分分钟可以把宁野的超市买光。

    就这,还要十分十分节制才行。

    但是,真正发了工资后,古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下子不知道买什么好了。

    宁野见状,知道他们这是有了现代人常有的“选择困难症”。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物质条件也没那么丰富,时间越往前这种现象越明显,两宋还好,秦汉连铁锅炒菜都还没发明,吃的尚且只能凑合,更别提其他东西了。

    因此,作为现场唯一一个现代人,宁野感到自己有义务站出来,帮古人们参谋决策。

    “民以食为天,这次就先买高产粮食种子吧。”

    宁野想了想说。

    目前来到学校的朝代,已经有秦、汉、北齐、两宋以及明,但因为朱元璋祖孙仨来自明初,很多农作物这时候很有可能也还没有传入中国。

    听到后世有高产粮食种子,朱元璋立马来了兴致。

    “宁校长,”朱元璋率先提问,“后世有哪些我们没有的高产粮食作物?可否介绍一二?”

    虽然大明三人因为到的晚,还没上岗,这个月没有工资,啥也买不了,但提前了解总归是没错的。

    尤其是吃的,朱元璋小时候吃不饱饭,饿得只能去当和尚,当然深知粮食对于百姓有多么重要。

    其他古人亦纷纷点头。

    先前出去参加过出校团建活动的古人,都对在大巴车上看到后世的农田仅有两人收割那一幕印象深刻。

    当时,宁野还介绍了古今水稻产量对比。

    得知杂交水稻产量换算成宋朝单位是32石,是宋朝的十倍,大家伙当时都很震惊。

    扶苏见老朱家三人,包括兰陵王,都是一头雾水,当即在宁野回答前,先把他们上次在大巴车上的见闻大致说了说。

    几人都是一脸吃惊。

    兰陵王虽然出生在皇室中,从小自然是不愁吃穿,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