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不易倒不觉得奇怪,男人天生力气稍大,女人好像只能在速度和技巧上找补优势。
几人把秧苗塞进竹簊里,挑到就在下面的田地里。
这育秧的田,和插秧的田,是连在一起的。
加秧田一起,足足有两亩多。
随着秧苗一个接一个,抛散在合适的距离,几人开始下田。
在两人还在挑秧丢时,秦永刚经验熟练,先一步在田中间插一行秧苗,用来当作插秧的参照行。
秦不易和连红叶就跟在他后面,慢慢栽。
栗村附近的田,不是那种规整的四四方的标准田块。
全都是那种随机形状的不规则田。
他们偷懒,不使用那种绳子拉线栽种。
插栽下田的秧苗,不管怎么样,都不会特别直,距离也是有得多点,有点少。
插栽时自我感觉良好,等栽得比较远的一段距离,站起来再重新看过时。
那秧苗栽得是歪歪扭扭,时宽时松。
简直是没眼看。
整个田里,也就秦永刚那特意栽下的那一行秧苗,看起来比较直。
这也是他得带头先插一行秧的缘故。
要不然,在没有绳子规划的情况下,两个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插栽的秧苗,丑得不能看。
距离或宽,或窄的,到时下田撒肥,打农药,都不太好下脚。
好在他们最近练武练的勤,对力气,还有距离,比较敏感。
慢慢适应调整,渐渐的,插栽下的秧苗直了很多。
至少不会再再像最初插秧那样改来改去,到头来改得那一行秧苗仍是歪歪扭扭的没眼看。
熟练了后,他们不仅插栽得更快,还不用总抬头看那秧苗有没有插歪。
速度快了很多。
相应的后果就是,随着他们站直身体的次数少,人一直弯得腰驮驮的田地里插栽秧苗。
最初半小时,站起来腰还不觉得太酸,不是很累,身体反应感觉不大。
做得久了,慢慢的,他们弯腰连续插栽了不到半个小时,就难受的直起了腰。
只好站起来,略作休息。
望望天上的太阳,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