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群鸽 > 第七十四章 阴阳三合(2/3)
仍然使得拥有结构的气体系统涌现出了意识,这种生命形式经过漫长的迭代到今天已经遍布了整个行星表面。

    事实上气态生命能够存在的温度区间比地球上的固体生命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酶对于温度过于敏感了。

    这种敏感性导致了绝大多数碳基生物只能存在于地球表面非常狭窄的一个范围内,直到有了会制造能够维持体温的衣服的人类出现。

    一号观测员离开太阳缓缓飞行,随着周围的温度越来越低,它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木星令人惊叹的旋转的云和五颜六色的旋涡条带在他眼前缓缓展开,这些带子随着星球的自转交替地向东和向西流动,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组成的云的充分碰撞,才使得这颗星球表面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涡流和湍流。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一号观测员渐渐能够看清了氢气和氦气在空中旋转奔腾的景色,但是它们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不可见的。

    人类能够看到或者用照相机拍摄到的云主要是氨构成的,而处于其下方的是水云。这些云由能够维持数百年没有剧烈变化的的风带所驱动,在人类观测木星两百年的时间里它上面的斑纹只是颜色强度和宽度有些许变化。

    一号观测员并没有像在地球上那样停泊在同步轨道上面,而是漂浮在距离星球大气层更近的位置上,他需要自己绕着星球旋转的速度和地表的风速保持一致。

    地球上的风主要是由太阳的热量驱动的,木星却不一定。这是因为木星上的阳光强度只有地球上的二十五分之一,但它的风却比地球强3到4倍。

    在一些比较极端的地方,风以每小时575公里的速度剧烈地穿过大气层,而气态生命就随着这些风来回游荡着。

    一号观测员准备妥当之后,瞄准了一个他感兴趣的目标,准备开始采集工作了。

    如果只是采样而不是和地面的生命进行接触或者沟通的话,观测员在操作的时候是不需要飞到星球表面附近的。

    与星球上的原生生命进行沟通受到条例的严格限制,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观测员与样本都会保持相当的距离。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进行的采集不需要和生物进行接触。

    按照人类的科学范式,宇宙中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