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身处深宫的她,在前世都听见朝堂上的风声。
这是她穿越过来后,经历的第一个载入史册的事件,所以海枫追的认真,当年还写笔记分析来着。
雅克萨,只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城池,最多才能容纳千人上下,康熙真要决心拿下它的话,易如反掌,火炮轰也能把它轰平。
他现在如此大费周章,重重准备,为的是逼罗刹妥协。
要打准噶尔,罗刹最好保持中立,保证不提供武器、军士给噶尔丹,这样康熙的胜算才会更大,损失也能降到最小。
他不想把局势闹到,准噶尔和罗刹紧紧绑在一起,清军无可奈何,必须以一打二的地步。
所以,康熙给萨布素将军定的策略是:先围后攻,尽量逼降城里头的罗刹人,然后趁机把己方的军事实力展示一番,再把俘虏放回罗刹传信,先给对面一个下马威。
将来他就可以用胜利者的姿态,同罗刹谈条件。
可也不知道萨布素将军是没彻底领会,还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用了数日,就把雅克萨城拿下,里头的人也被全歼,没留下一个活口。
这就好比花高价搭了个大戏台,请了最红的角儿,唱最有人气的本,结果观众席一人儿没有。
如果康熙要的只是这个效果,这几年的准备也不必做。
钱扔到水里,连个响儿都没听见。
消息传回紫禁城,康熙震怒,把抗旨不遵的萨布素关到盛京等待议罪。
后续怎么处理,海枫就知道的不大详细,反正和历史教科书上一样,明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五年,罗刹人又溜回了雅克萨城。
康熙派新的将领过去,可没了老将军,前线人心不齐,都为萨布素抱屈,打了胜仗还要被罚,不公平。新统帅威望不够,仗打得很艰难。
朝堂上也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一派要斩萨,维护圣上的颜面;一派要保萨,宣扬大清的国威。
最后还是康熙乾纲独断,重新让萨布素掌权回前线。
这一次,戏总算演得全。
罗刹人又被打败,三年后在尼布楚的谈判桌上,嚣张气焰消下去不少。
海枫本来打算让陈廷敬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