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行,那就听你的,闫老师。”
两人快步走了过去,刚放下东西,准备开始钓鱼,旁边就有个钓鱼的老头好心提醒道:“这地儿看着好,可半天都没鱼咬钩,刚才这都换了好几拨人了,愣是一条鱼没钓上来,我这也准备换地方了。”
闫埠贵一听,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张明倒是无所谓:“闫老师,要不咱先试试,不行再换。”
于是两人开始摆弄起渔具,阎埠贵一脸严肃,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嘴里还念念有词,张明则显得悠闲许多,时不时看看周围的风景。
这时,张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开口问道:“阎老师,你在咱们院子里住了有多长时间了?”
闫埠贵眼睛依旧盯着水面,随口回答道:“有十多年了吧,建国前我家就搬进了咱咱们这个院子。”
张明“哦”了一声,又说:“那阎老师你对院里各家各户肯定都很熟悉了。”
阎埠贵微微点头:“那是自然,院里的事我心里都有数。”
张明接着问道:“那你觉得咱们院里哪家过得最好?”
闫埠贵稍稍思索了一下,说道:“要说以前过得好,还得属贾家,老易是厂里的七级工,每月工资 80 多块钱,有时会补贴贾家一些。还有傻柱从食堂拿回来的饭盒,大多又给了贾家。还有贾东旭自己的工资,你看看他们一家人,吃的都是白白胖胖的,特别是贾张氏和那个棒梗。”
张明听了,点了点头,嘴里说道:“有道理。”
阎埠贵又看了看张明,说道:“现在就你家过得好了,四口人有三个正式工,而且你还能钓鱼补贴家里,你看看现在,每天院子里都能闻见你家炖鱼的香味。”
张明笑了笑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张明的鱼竿猛地一沉,他心中一喜,知道这是上鱼了,连忙握紧鱼竿开始收线。
过了三四分钟,一条五六斤重的鲤鱼被他拉出了水面。
“好家伙,这鱼可真不小。”阎埠贵在一旁喊着。
张明则是一脸平静:“阎老师,不要急,一会儿你也会上鱼的!”
阎埠贵眼中满是羡慕:“张明,你这技术可以啊,我有时一天的收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