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才是关键!”她的声音微微颤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些日子以来所承受的压力和对志愿者们的担忧一股脑地倾泻而出。
随着双方观点的激烈碰撞,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紧张。苏然涨红了脸,提高了音量:“你这是短视!没有好的设施,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这是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未来!”晓萱也不甘示弱,眼眶泛红地喊道:“你根本不理解志愿者们的辛苦!他们在这里付出了这么多,难道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不配拥有吗?”两人的言辞愈发激烈,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尖锐的钉子,狠狠地钉在对方的心上,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气氛陷入了令人绝望的僵局。
在这场激烈的争吵中,他们都被情绪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彼此共同的初心,也忽略了对方观点中的合理之处。他们就像两只受伤的困兽,在压力的牢笼中相互撕咬,却不知如何才能挣脱困境,寻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而此时,支教事业的未来,也在这激烈的冲突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当激烈的争吵声渐渐消散在空气中,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静。苏然和晓萱各自坐在椅子上,胸脯剧烈地起伏着,愤怒的余烬仍在他们的眼中闪烁。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那如狂风暴雨般的情绪开始慢慢褪去,就像潮水逐渐退去,露出了被掩盖已久的平静沙滩。
苏然的双手无力地搭在膝盖上,他的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前方的虚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过往的点点滴滴。曾经,他们一同踏上这片支教之地,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那时的他们,面对简陋的教室和匮乏的物资,没有丝毫退缩,反而相互鼓励,携手共进,一心只为给孩子们带来知识的火种。那些一起熬夜备课、共同为孩子们解决生活困难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清晰而又温暖。
晓萱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脸颊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她的思绪也飘回到了初来乍到的时光,想起了和苏然一起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时的触动,想起了看到孩子们第一次在简陋的教室里绽放出求知的笑容时的欣慰。他们曾经是如此默契,如此志同道合,为了公益事业的共同目标,不辞辛劳,默默奉献。
渐渐地,一种深深的懊悔和自责涌上心头。苏然缓缓地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