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出身,知道农家谋生不易,且他生的也是女儿,所以代入感就特别的强。
这乳母人家都叫她陶婶儿,她也不是第一次做乳母了,可做乳母,东家送羊的,她也是第一次听说。她还小心翼翼的问呢,“东家,这羊是抵工钱的吗?”
“不不不,给你家孩子吃奶的,工钱另算。”石头慌忙挥手。
陶婶儿这才兴高采烈的跟着石头去了徐家。
当春丫这贫嘴听说大哥请乳母,还给乳母家送了一头羊之后,忍不住乐了,“女儿吃了人家的奶,大哥就赔给人家羊奶,这还得包了吃住发工钱,外加贴上一只羊,也能卖个四五两。大哥,我就问问你,你这仁济堂是怎么没干垮的?
再说,你想啊,你把人家小羊羔的娘给买了,那人家小羊羔喝啥呀?你有没有考虑给人小羊羔再买个才生了崽儿的狗娘亲猪娘亲?”
本来大伙儿都坐在客堂间商量明日办洗三的事儿,听春丫这么一说,客堂间里的人哄堂大笑。
石头原本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逻辑很正确啊,可被他们一笑,自己也怀疑起自己是不是有点儿傻了。
这场大笑的始作俑者还安慰他,“大哥,没事儿,你这套来套去多套几次,你就能明白了。”
俄罗斯套乳母,棒棒。
所以说石头给人家买了羊,的确人好,心肠好。可这世界上的事儿,大多也不是用好心肠来解决的,做人做生意,还是得一码归一码的好。
若觉得人家小孩可怜,每个月多给上一两百文铜钱,自让他们买羊奶也好牛奶也好就行了,可石头直接送了人家一只羊,那也是过头了。
不过说起来已经做爹了,可实际上石头按照春丫穿来的时代算,也不过是个读大学的年纪,年轻嘛,小错没关系,经验多了,慢慢就会好的。
每个人,都得慢慢成长,能让人一夜长大的事儿,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春丫希望家里的每个孩子,都不必经历这种事儿。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