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丫安置好了去观音庙避难的十多户人家,再次回到县衙的时候,她瞧着堂前坐的人,忍不住多揉了几次眼睛。
“呵呵呵,静怡郡主不必怀疑,现在这儿就由本宫来坐镇了!”
太子觉得,这做县令的感觉还挺不错的!
因为身处一线,什么都是一手资料,比如“吴县丞!!主街商铺,防风准备都做好了吗?”
人才回到县衙,还没来得及喘匀气的吴县丞忙说:“回殿下的话,两街商铺都已经关门打烊,门内也都钉了加固木条!”
“很好,那码头怎么样了?”
“回殿下的话,忠勇伯和关大人都在那儿指挥,沙袋已经灌装的差不多了。”
“下头的乡村,有什么消息吗?”
“有六个乡都回来人报信儿了,乡绅的空房子都准备好了,每个地方基本都能接收百来人左右。”
太子闻言很是高兴,他问春丫,“本宫这县令,做的如何?”
“极好的,极好的,再没有更好了。”春丫露出了商业微笑,“那臣女先走一步,家中还得准备准备。不过殿下,您这中堂还是等把门窗关一关,不然一会儿真的大风大雨,光靠这屋顶是挡不住雨的。”
“去吧,郡主一会儿就别乱跑了!这衙门里头有本宫呢!”这小细胳膊小细腿的,太子真怕这娃被风给刮走了。
她怎的还来得及操心别人?先操心操心自己吧。
春丫向满头大汗的吴县丞投去同情的眼光,然后应了声是,这才走出了衙门。
回到海丰阁,张大夫已经做好了一切的防风准备,单姑娘更是蒸了上百个的白面馒头,以备不时之需。
春丫惊问:“这风灾是要刮一年吗?!”
“呸呸呸,说什么不吉利的!”张大夫白了春丫一眼,转身递给了十斤一个大包裹,“十斤,你去趟码头,把这一包馒头给爵爷,快去快回。”
她倒也不是故意想要差十斤干活,主要她考虑到万一来突然来风灾,还是十斤扛得住一些。
十斤拿了包子,应了声好,吨吨吨就往外头跑,春丫还在后头喊:“别跑这去啊!喊车夫送你啊!”
就听远远传来十斤的声音,“春丫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