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若有所思。确实,今天的聚会虽然也叫\"兰亭雅集\",但重要的不是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继承那种追求艺术、崇尚文化的精神。
\"说得好。\"一直没说话的震旦女子学院艺术系主任孙教授开口了,\"我看今天的作品,就属沈小姐最得此中三昧。\"
这个评价无疑是给沈清韵的最高褒奖。汪芷若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强颜欢笑:\"是啊,我们都要向沈小姐学习。\"
眼看天色已晚,聚会也该结束了。临走时,孙教授却留下了沈清韵。
\"你的画,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孙教授说,\"下个月学校要举办一场中西艺术交流展,你愿意参加吗?\"
沈清韵有些惊讶:\"我可以吗?\"
\"当然。\"孙教授说,\"你今天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你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正是我们需要的。\"
沈清韵看向程远山,后者微微点头:\"这是个好机会。\"
\"那就谢谢孙教授了。\"沈清韵行礼道。
走出兰亭茶社,夕阳的余晖洒在石板路上。程远山突然说:\"其实今天这场较量,你赢得很漂亮。\"
\"较量?\"沈清韵愣住,\"我没有要跟谁较量的意思。\"
程远山笑了:\"这才是最高明的地方。你不是在跟别人比试,而是在追求艺术的本质。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胜利。\"
沈清韵若有所思:\"就像那幅画里的帘角?\"
\"对。\"程远山说,\"有时候,艺术的真谛不在表面的技巧,而在那些若隐若现的意境里。\"
回家的马车上,沈清韵一直在想今天的经历。她突然明白,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条路,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也不是固守传统,而是在理解和融合中,创造出新的可能。
就像这章的标题——兰亭序曲。这不只是一场才艺的展示,更是一个新时代文化融合的开始。而她,有幸成为这个序曲的演奏者之一。
第二天,上海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场\"兰亭雅集\"。特别提到了沈清韵的表现,称她代表了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