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沐雷变成木耒的时候,那天的下午,弓邑来了好多人,还有一个大车队,运的全是粮食。
车队约有 100 来辆车。别人不知道,但是木耒知道,这里面至少有三十来车装的是钱,剩下的才是粮食。果不其然,有三十二车“粮食”直接拉到了木耒的府邸。
寒汲拱手对木耒说道:“公子,此四十万钱俱已凑齐,另外有三万五千钱,乃是购玉镜之资也。乞公子验钱,庶几得以交接。”
木耒叫来大妇,对她说道:“汝速去交接此钱。”
大妇已经知道木耒卖珍宝的事。她自然知晓木耒卖了许多钱,但是没料到是这么多钱,竟有三十多车。
大妇打开府库的大门,里面早已空空如也。这些钱算起来,恐怕有十四五吨重。人们进进出出搬运了好一阵子,一袋钱如果是一百斤重,这些钱至少有三百多袋。
这些钱其实大部分都是铲形币,即大平肩空首布,每枚单重32-36克(邢刀币35-38克),还有更大的弧足空首布(每枚45克左右)。
春秋初期的布币大部分是周王室铸造,其购买力非常高,有的比齐国大刀币购买力都高,当然这些钱币之间的换算比例木耒就不知道了,对于寒氏这些精明的商人来说,在换算上也肯定不会出什么纰漏。
其实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小的货币,比如小刀币、小布币和各种的圜钱 ,重量一般是3-10克之间,平民之间的小额交易基本都是这些小钱。中间的兑换比例更是千差万别,有的一枚大钱相当于数十枚小钱。
一枚6克的圆脚布币能买大约2-3公斤的粟米,2-4枚大弧足空首布(45克)能买一石(30kg)多的粟米,有的圜钱甚至要40枚才能买到一石粟米。
大小钱之间的换算不是单纯的重量关系,还需要考虑到是货币的发行国家、重量、铸造质量、钱币的精美程度、各国商人的接受程度等等,而且从春秋中期开始,流通的货币数量越来越多,货币的购买力也是慢慢下降的。
大的商人之间的交易,为了方便和稳定,采用的基本都是大号的货币,而且大值货币的数量比小币更少,就更推高了各种大钱的价值。
(本文所用的钱,全部是以高价值的大钱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