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发明家 > 第92章 繁体称楷书,简体称行书(2/4)
行天下之周之大篆系何人所创?又从何而来?”

    “造字之人乃黄帝身边之商契,即商之祖也,据传文字乃由彼所创。

    其后,武王灭暴虐之纣,周公命人整理先商之文字,遂形成周之大篆,通行于诸侯各国。”

    原来和那边世界的传说还真不一样,木耒也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

    于是说道:“仓颉乃黄帝身边之史官,据传此等文字,乃由其整理并推行之。

    经历代后人不断之简化、演变,终成今之如此文字。或许,此商契与仓颉本为相识之人也,一人造字,一人整理推行之。”

    “此简化字,果真是那仓颉后人所造?”

    “确是其后人改造而成。”

    “此文字可有其名?”

    “笔画繁多者谓之繁体,笔画较少者谓之简体。”

    “噫!如此规范之文字,取名怎这般潦草?为何多笔画者曰繁,少笔画者曰简?公子还是重新命名吧。”

    这一问把木耒给问住了。 接着,他突然想到,字体有隶书、楷体、宋体、行书和草书之类。

    宋是不可能叫的,叫隶书好像也不合适。唐代的时候叫行书,还有个写狂草的张旭…… 不如我列出几个让他选选?

    木耒说道,“若要为此字命名,我道出几个,汝可从中拣选。一为楷体,楷书;二为正书;三为行书;四为草书。”

    说完,木耒拿起桌案上的毛笔,将笔头在砚台中润了润,随后依次写下了 “楷”“正”“行”“草” 四个楷书大字。

    计吏筹看着木耒写下的字,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几个字:“楷、正、行、草,楷、正、行、草……”

    念了几遍之后,计吏筹说道:“楷、正可应公子所述之繁体,行、草可应公子所述之简体。

    若令我选,楷较正妥,楷乃法式、典范之义。

    行书与草书皆可,然就其名称而言,犹 “行” 更佳些。行书更能显文字书写之流畅性。

    不如这般,公子所言之繁体便称作楷书,简体则称作行书,如何?”

    “如此甚好,繁体称楷书,简体称行书。”

    说完,计吏筹便依次展开字帖,他越看越入神,随后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