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汲走后,整个邢国的人全都忙碌起来。木耒现在敦促所有邢人,趁着尚未播种,多开垦一些土地,兴修一些水利设施。
还命封地的工匠们制作了一些曲原犁、楼车等较为先进的农业工具,送到各个城邑令其自行仿制,以便能大幅度的提高耕作效率。
去年的红薯因为封地的人多,吃的也非常很多,但在木耒的严控下,还是留下了足够的红薯育秧,今年会将红薯推广到各个城邑。
现在各城邑人口锐减,土地是非常富余的,多种些红薯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遇到灾年真的能救人命。
至于棉花,木耒打算还是将其限种在封地内。一是种子的规模还不够多,无法大范围推广,二是他还没用棉花赚取天下的第一桶金。
今年计划从春到秋都不会对外征战,木耒也闲暇下来,另一边沐雷的学业是真的繁重。他计划利用今年半年的时间,搞定炼钢、水泥、玻璃以及白瓷的生产。
邯郸的周围就有白瓷土,而寒氏又是以制陶出身,若是这白瓷面世,也是能够赚大钱的东西。
封地至夷仪城之间的一座山上,寻矿之人给木耒带回了一些石英,木耒已经命赤狄奴隶前去开采,并将其运回,待到合适的时候,他就打算烧制玻璃。
玻璃和白瓷,以后也会成为这里的硬通货,这两样东西和铁锭不同,铁锭弄不好会真的反噬自己的。
木耒没有给颊戎这类人采邑和封民,现在实行的还是俸禄制,所以无论手中有多少钱,对于他来说都不够用的。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两个月。时间到了公历5月中旬,春播已告一段落,红薯也在各城邑中推广播种,剩下就等收割冬麦了。
在种植冬麦时,邢都有一万多人躲入封地避难,章腊也没让这些人闲着,令他们开垦土地、修筑沟渠,新垦之地都种下了冬麦,现在待收的冬麦非常多,有近十万亩(一亩300平)之多。
麦收这段时间,木耒甚至解散常备军队,就连学堂也放了10天的麦假,学生们也都参与到这场抢收之中。
老天非常配合木耒,也可能是怜悯多灾多难的邢人,整个没收期间没下一滴雨。而麦收大体完成后不到十日,就下了一场透雨。
邢人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