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发明家 > 第226章 各国使臣(1/3)
    在公元前655年的春夏之交,木耒一家人,以及蹇叔、章腊等重臣,一起搬到了新都邯郸。

    邯郸新都经过一年半的建设,一些小的宅院,厅堂等大都已建设完毕,木耒心心念念的琼楼别墅也已经完工,只剩下巨大的未央宫仍在施工。

    在未央宫的一侧,是一个小的承天殿,那里可以作为现在议事的地方,至少可以同时容纳30多人。

    新建的都城宽约5里(约400米\/里),长约75里,并简单的分成南城和北城。

    南城是5里乘5里的坊区,总规划了72坊,除去道路外,每一坊区的大小基本是200200米左右的大小。

    国君的宫殿在北城正中间,占地是2里乘2里的大小,宫殿左右两侧的部分,是卿大夫们的住宅区。

    按照周礼的规定,侯伯应是五里之城(约43平方公里),就是长宽各是5里的城池,但很多大些的诸侯国都没按这标准。

    现在新国也不怕别人拿这个说事,颊戎曾对木耒说过:凡是骂过新国的,给新国上眼药的,我以后都帮国君给打回去,一直打到灭国为止。

    新国宫殿的南边,是72坊,有半数已经卖给了商贾们,让他们自行建设,还有一些区域是国有的,如各类集市、国营作坊、国营店铺等。

    木耒特意规划三个坊区,作为各国的使馆区。在使馆区里面,每十亩地为一块(约3000平米\/块),售价可不低,十万钱的才能买一块地,每国限购2块。

    也就齐、鲁、宋这样的大国买的起,对于小国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价,许多小国不得不组团合买一块。

    有两国合买的,甚至还有五六国合买的。即便是五六国合买,也并不是大家平均出钱。

    比如有一个叫茅国的小国,仅能拿出5000钱,最后他只分得了一块长宽约两丈,长约15丈的地方(46米35米),要知道那2丈才是临街的地方,等于就是买了一个小胡同。

    等木耒搬到邯郸的时候,使馆区已经入住了近40个大小国家。连向来和新国有交集的晋国,也买了一块地来建自己的使馆。

    齐鲁是最早和邢国互贸的国家,从中获利颇多,鲁国一次性买下了2块使馆的地皮。而齐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