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殴打同一个人的关系了,也就不用再拿捏着自己了。
看小慧吃得那么香,赵二郎的胃口也好了不少,连赵二郎自己都没发现,他低下头时,嘴角含着一丝笑意。
因为有了共同的秘密,二人自此以后见面多了起来,喜宝做的养生品赵二郎全都交给小慧,小慧再帮赵二郎卖出去,等下次见面再把上次卖掉的钱给他。
其实小慧大可不必如此麻烦,只要给赵二郎引荐一下想要买的人家就可以,但是不知为什么,她没有这样做。
赵二郎也可以找别人家去卖,现在县城里无人不知玉容膏,只要他拿出去自会有大把的人想买,但他也没有这么做。
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此事,只心照不宣的见面交换货物与金钱。
有时爹娘在家里,小慧就与赵二郎就约在外面,有时是面馆,有时是馄饨摊,还有时是酒楼。
不管去哪里,每当吃得差不多了,赵二郎就借口如厕,悄悄地额把帐给结了,不管花了多少钱都默不作声,笑眯眯的看小慧吃东西。
后来赵二郎大嫂开了珍湘园,更是隔三差五就往她这里跑,就为了给她送点吃食。
小慧觉得赵二郎真是男子出门典范了,不像她前未婚夫,出门全是她买单,花女人钱花的理直气壮的,唯一送过的礼物是他自己用剩下的半块墨。
她也投桃报李,手扎的流血,通宵给赵二郎缝了个荷包。
她不会绣高难度的花鸟鱼虫,只会简单的流云纹,虽然不甚精细,但却是她这些天做的最好的一个了。她有些扭捏的送给了赵二郎。
赵二郎收到的时候原本微翘的嘴角顿时弯成了菱角,他珍惜的塞到了怀里,说是他舍不得用,小慧用心给做的,要用心收藏才是。
小慧闻言面放红光,一高兴就夸下海口,道尽管用,以后给他绣个比这好十倍的。
赵二郎听完眼睛贼亮,就像得到肉骨头的小狗:“可是当真?”
小慧见赵二郎这么开心的样子也不忍反悔:“自然是真。”
于是就开始了硬着头皮苦练女红的日子,只是绣到现在,都还是把鸳鸯绣成鸭子样。
二人有约定,要是赵二郎来了县城,就派个小孩来主簿家偏门叫她,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