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忙,大槐村的村民收麦子吃饭休息的时候聚在一起聊着村里发生的事。
赵大郎去找里正买了好多地的消息在村里传了开,众人面色各异,不由想:这赵家发家这也太快了些,赵家媳妇难道在镇子上能挣这么多钱?
三十亩地啊!谁知道多少钱,没个几百两肯定拿不下来。
“听说赵大郎还要招佃户呢,村里除了陶老爷外,就他属是这个了。”一个村民把大拇指给竖了起来。
他指了指不远处赵家田里的几个人:“嘿,看没?雇人收麦子,可见是有钱了。”
村里就这么点大,有点风吹草动的也瞒不住人,赵家自从孟氏开了铺子之后,一时风头无两,又是俩孩子考进了青城书院,又是赵大郎买山买地的,同样是村里人,眼见着赵大郎就要变成地主了,他们还是这样苦哈哈的过日子。
说话就不由得带上了一丝酸气:“这小子真是命好,娶了个能干的好媳妇。”
\"你们说,难不成赵家就是风水好?祖上显灵啦?\"
大槐村有一小部分的说赵家祖上有出过大官的,一般人都笑笑过去了,真假且不说,都不知过了多少代了,赵青山是一点也没捞着祖宗的好处,还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整天在地里刨食。
“现在看来这事儿可能是真的,他祖上肯定传下来了不少好东西,赵青山不藏了,把钱拿出来给赵大郎买地去了。”那人确有其事的说道。
周围人也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然后推测是什么好东西。
铁柱他爹也在,他倒是没参与讨论,只顾沉默的往嘴里扒饭,今日铁柱娘往他的米饭底下偷卧了个荷包蛋哩,自从他们爷俩跟了赵大郎,家里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但财不外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他吃完香喷喷滚着脆边儿的荷包蛋,抹了把嘴上的油,听那堆人越说越离谱,当听到赵家的砖头缝里都有金沙什么的,铁柱爹连忙打住:“停停停,别瞎说了!哪有这回事儿。”
那人眼珠子骨碌一转,抱着饭碗凑上来笑道:“铁柱爹,你跟赵家走得最近,知道的清楚,跟咱们说一说呗?也省的咱们在这儿瞎猜。”
铁柱父子跟着赵大郎干了一段时间的活儿,他们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