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久不曾有过这种感觉了,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赵家从乡下搬到京城,自己从县城的青城书院转到京城的青城书院来的时候。
井底之蛙初见天际之广大,叫人惶恐,他需要时间,要赶紧适应才是。
赵三郎慢慢的小口喝着,茶色氤氲了他的神色,辛辣的姜茶顺着喉咙到了肚子里,让他僵硬的身体缓和了一些。
卯时一刻,宫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朱红宫门轧轧开启的声响惊飞了檐角蹲守的灰鸽,赵三郎紧握着的手指节发白,随后又骤然松开。
身着官服的礼部官员从宫门里鱼贯而出,走在前面的是礼部侍郎崔明远,后面跟着司马文和。
除了李修,其他人在礼官出来的那一瞬间,呼吸一滞,气氛顿时紧张拘谨起来。
没人敢往宫门里面张望,赵三郎只堪堪瞄了一眼里面,只见华威鼎盛,气派非常,便低了头,向出来的礼官行礼。
李修排在第一,见到他表哥迎面走来,面色不变,行礼,上交文书,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做。
看的司马文和心里耐不住赞叹,他表弟果然是拿的上台面的。
崔明远心里就不太舒坦了,他有心想挑刺,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李修学识涵养相貌都无可挑剔,不过倒是可以挑拨一下李修与其他贡生的关系,这个念头一出崔明远就打消了,天家重地,处处都是皇上的眼睛,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去做。
且看来日方长吧,他心想。他看了一眼司马文和,又朝着李修笑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既然阻碍不了他飞黄腾达,便提前先卖个好。
这样未来不管是拉拢还是使绊子都能轻松些。
等检查无误,便有礼官引着贡生们前去太和殿,太和殿在皇宫靠里,中途要穿过御花园。
崔明远一路上都在亲自给各贡生讲规矩,妙语连珠又不失亲切,极像了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辈。
又说到他自己就是寒门出身,引得不少寒门子对他印象极好。
就连赵三郎都想:崔侍郎真是个好人。
李修倒是神色淡淡,只礼貌的附和几句。
崔明远心里冷哼:不愧是世家子。
贡生的儒服是朝廷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