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运的悲剧。
在未来的悠悠岁月里,待黄裳的家人惨被明教中人屠戮灭门。
那份悲痛与仇恨才会如烈火熔金,促使他将道藏中的武学领悟发挥至登峰造极之境,从而铸就《九阴真经》。
然而此刻,静立在自己面前的黄裳,仅仅是一位心无旁骛、专注于文化传承的书生。
在这纷扰喧嚣的尘世中,坚守着一方宁静的书桌,默默耕耘,一心向着道藏。
萧峰抱拳,恭敬地向黄裳说道:
“黄兄,萧某近日修炼道家神功,深感自身对道家内蕴的理解犹如管中窥豹,实在太过浅薄。
今日幸得见黄兄专注于道藏,想必造诣超凡入圣,萧某心中存有诸多疑惑,斗胆向黄兄请教。”
黄裳搁下手中笔,和颜悦色地微微一笑:“萧兄客气了,有何疑问但说无妨。”
萧峰沉思片刻,问道:
“萧某听闻道家中有阴阳相济之说,于武学修炼之上,该如何精准地把握此中平衡,使其丝丝入扣地融入自身功法而不致错乱?”
黄裳微微颔首,耐心解说道:
“阴阳之道,仿若昼夜交替,互根互生,浑然一体。
于武学之中,刚劲若为阳,柔劲则为阴,发力之际需刚中有柔,恰似洪钟大吕之中隐含幽咽泉流;
制敌之时亦能柔中带刚,仿若绵里藏针。
就如那水流,时而可汹涌湍急如飞瀑,澎湃激昂;
时而亦可潺潺流淌若幽溪,轻柔舒缓,需依战局形势而灵活变幻。”
萧峰若有所思,继而又道:
“那在道家吐纳之法里,如何巧妙地以气引劲,使其如灵蛇蜿蜒,贯通周身经脉,进而臻至更高的武学境界?”
黄裳站起身来,踱步片刻,抬手比划道:
“气者,乃生命之根本,亦是武学之基石。道家吐纳之法,重在以心驭气,令气息仿若灵蛇,于周身经脉间悠然游走。
首要之务乃是静心凝神,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境澄澈如镜湖。
而后缓缓吸纳天地灵气,使其如涓涓细流,沉入丹田。
再以坚毅的意念引导,令其沿着经脉徐徐而行,遇阻滞则放缓脚步,逢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