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村的里正沈正泰,一边请他进来一边说:
“沈老兄,今个怎么有空来寻我,莫不是找我喝酒的。”
里正摇了摇头,笑着说,“这倒不是,我来是找老弟你帮忙的。”
“什么事?”
“我呢准备收点土豆,赵老弟你在村子里人脉广,劳烦你帮着打个招呼,看看哪家有愿意卖的,都拿出来。”
那人直接问道:“你准备收多少?”
“最少1000斤。”
那人听的瞪圆了眼。“这么多,你要这么多土豆干嘛。”
这不年不节的,土豆又卖不上价,收这玩意干嘛。
“这你就别管了,我有用处,劳烦老弟你帮着说一声,回头请你喝酒。”
这有熟人就是好办事,那人转头便去寻人,找的都是村子里刚收了土豆的几户人家,刚一问,大家就都愿意卖。
里正带过来的沈大庄跟李三儿,都是干活的好把式,搬起筐来个顶个的中用。
顾云也不甘示弱,一下就把一大筐土豆搬到了车上,少说也有大几十斤。
许平就差点事,但他也有优点,他在肉铺做过工,认得称,便在旁边跟着里正一起称重。
这边里正正带着人忙着称重装车,那边孟昭看着废弃的土豆渣子却犯了难。
这土豆渣是个好东西,既能用来当饲料,又能发酵后当肥料来用,但这么多的土豆渣,哪来那么些牲畜吃呀。
最好的办法是做肥料,多少都能消耗完。
可制作肥料需要发酵,发酵需要容器,为了沉淀淀粉,他们已经把能收集到的容器都用上了,根本没有多余的。
一个产业的形成势必也会产生诸多的配套产业,这些只能在生产过程中一点点的去完善,短时间内,还没法把土豆完全利用。
孟昭跟李玉梅说:“在咱们这做工的,谁家养鸡养猪了,这段时间都能直接把土豆渣带回家,蒸煮熟了就能直接当饲料,要是实在消耗不完,就只能先直接扔了。”
想想那么多资源就这么浪费了,孟昭真是心疼。
她打听过,目前土豆的产量极低,一亩地只有2-3百斤,扣除需要缴纳的赋税人头税,能留在手里的,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