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觉这次是个不错的机会,出言道:“白总,明年我们是不是应该谋划产品出海了?”
张遥偷偷和几个同事交换了一下眼神,其实销售部早就想产品出海了,不过第一次提的时候白溪就不太感兴趣,他们就又压制了一段时间冲动。
现在春节在即,又是这么特殊的环境,感觉应该提一下,万一老板同意了呢?
“其实只要国际物流打通,在各个主要国家有境w站承接直售,就可以初步实现产品出海,不过如果想达到最好效果,还是要开设直营店+线上直售+渠道供应。”
“之前我们的预计里,青鸾系列的总出货量能达到600万台,最近调整到了800万台,但如果打通海外,不说多只要通了几个主要欧美国家,我们有信心翻一倍。”
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寻求“出海”是很正常的想法,只要产品力足够,总能激发更大的市场。
对比手机这样的产品,仿生飞行器自然不是“必需品”,但强就强在白泽通明是独占这个领域,所以前景更加广阔。
手机再火,各国都有自己的本土品牌,而且都在国际市场上厮杀。
但仿生飞行器真的没对手
尤其是白溪提前布局,构建了复杂的专利网络情况下。
原本白溪对此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心思并未在“青鸾”上倾注太多,从她日常的时间分配就能看出来,对“青鸾”的爱,还没对“勾芒”的爱来得多。
但“维思动力”制造的事情给他提了一个醒。
如果一个科技产品确实有其时代的必然性,那么这个高地就不断会有人去攀登,就和舆论高低一个道理。
与其放着山头不占,不如把旗子插满。
与其放弃或者阻拦,不如倾销。
反正“青鸾”不过是个玩具
真正厉害的东西是不会往海外卖的。
比如勾芒,比如共工,比如军用仿生飞行器平台。
大力倾销,占满生态位,挤压其他“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摄取大量的利润后带回国内,养活各种供应商,加速技术迭代。
再利用完善的专利网络,看谁往上爬就给一棒子,似乎更容易压制海外的自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