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 > 第287章 种地是门学问(1/3)
    元老道:“不同品种不一样嘞,最高2000斤有喽。”

    虽然对这个数字的概念理解不深,但白溪知道一定是很强的,所以很真心实意的夸了一句:“真厉害。”

    元老却摇摇头,指着地头的“冬稻”,说道:“像我们搞这种试验田,打个比方亩产2000斤,但是给到普通农民手里,产量要打个七折,如果土壤差一些,还要打个对折。”

    白溪好奇道:“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归根结底就是管理有问题一样的种子,一样的药肥,一样的气候,但普通农民种啊,产量就是达不到,撒肥不均匀啊,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啊,很多问题,种庄稼是个技术活,不是说随便洒洒种子就行滴。”

    “果也好,粮也好,菜也好,农科院一直教啊教啊,但真干起活来还是每个农户不一样有勤快的,有懒的,有聪明的,有笨的”

    “你这‘勾芒’啊,提高效率了是一方面,能够标准化作业很重要,只有标准化,才能推广开来,否则我这试验田哪怕亩产做到3000斤、5000斤,如果只有科学家才能种出来,也没意思!”

    白溪点点头,确实是

    这倒是以前一个忽略的点。

    种地是门科学,而且是现代科学,需要发展,需要总结归纳,需要教育引导

    种地最厉害的一定不是地头老农,其实是农学家

    正想着,就看到元老走着走着,突然眼睛一亮,跳进了田里,白溪赶紧跟上。

    只见老人从无数植株中,托起一株看了半晌,最后对后面的人说道:“这个标记一下,这是雄不育株,回头送回去留样。”

    白溪大为震撼,这一地的植株,在她眼里根本一个模样

    更不要说对方都80多岁了。

    后面自有人来标记,元老继续走着,说道:

    “杂交水稻鹰酱也在搞,他们那边试验田1200斤产量,交给下面种能有1000斤产量,我们试验田2000斤产量,下面农民很多种出来才800斤,好多人就说夏国杂交水稻技术不行,都是骗人的,还有人说夏国人不行,气得我呀”

    元老表情还挺活灵活现的,是个有趣的老人。

    “人家都是大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