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一个更帅气的名字,被作为内部沟通的综合性叫法。
经过了一番激烈讨论,什么天兵计划,什么十二金人,各种乱七八糟的名字开始往外冒。
白溪听的一头黑线,表示不懂你们这些技术宅的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最后快刀斩乱麻,直接用一个最简单明了的名字结束了争议。
智能机械战。
这名字一听,就感觉逼格比“仿生飞行器战”要高好几个档次。
而且恰好和“机械智能”有联动。
地下一层,制造区,白溪正在用白泽尝试制作智能指挥舱。
这是一种可外挂,也可集成在驾驶室里的指挥单元,当然目前还是在验证可行性。
大体上,由5块以上的显示屏,组成的半包围结构,“指挥者”坐在其中,接收各种仿生飞行器反馈回来的信息。
冯阳则在一边,编写程序,先排除掉ui问题,把信息分类的思路定下来。
一般情况下,“机械智能”工作,是不会主动产生人类可以理解的“反馈”的,它听从人类的命令,但不喜欢和人类沟通,这是它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
所以要主动截取“机械智能网络”里的数据,来进行干预。
目前的思路,一个是“指挥仿生飞行器”,一个是“用仿生飞行器进行指挥”,两个方向都要有,而后者难度更大一些。
冯阳推了推眼镜,本来想休息一会儿
但转头看到白溪那边,整个“智能指挥舱”已经颇具雏形了。
什么时候?怎么这么快?!
由于是试做验证机,这次由白溪亲自出马,她仿佛不需要思考一样,跟白泽一边制造,一边设计,知行合一,在实操中,就将一些问题理顺了
一旁给她打下手的载具组三人,找零件的速度都赶不上白泽干活的速度。
很多零件、设备需求,都是白溪边做边想的,三人满哪跑,一头的汗水。
冯阳感觉到压力山大
曾经他也是被称之为天才的人,现在是李鬼遇上李逵,马丽碰上梦露了属于。
哪怕只是硬件部分,从零起步,几个小时就搞完了,是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