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 > 第303章 智能指挥舱(2/3)
中。

    继续攀科技树!

    “智能指挥舱”的尝试很重要,它是战场上连接“机械智能”和人类的枢纽。

    诚然让“机械智能”包揽一切,效率最高,但人也需要有“切入点”来进行微调。

    不需要事无巨细的控制,但至少要有调整、应变能力。

    在白溪的设想里,这种“指挥舱”会随“作战平台”一起出征,熟练掌控的话,一个人,就能“控制”500架以上无人机。

    而根据之前的模拟,五百架各类无人机,已经可以轻松在战场上承担“连”级以上的角色了,甚至如果是不对等战争,还会更厉害。

    一个人,就是一个连。

    如果天赋好一些,反应快一些,训练到位一些。

    一人成军也不是不可能。

    冯阳的速度比不上她,但也不慢,智能指挥舱的工程版程序,已经初步装在了“指挥舱”里,白溪让他带着“指挥班”继续调整,自己则去做“手势控制手套”去了。

    边想边做,边做边学。

    白溪加上白泽的“战斗力”,已经是非常恐怖了。

    才两个小时左右,深夜一点,白溪就已经搞定了样品,这速度再次惊爆了冯阳的眼球。

    以“露指战术手套”为底,正反两面加了大量传感器,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指令,将它们和特定动作关联在一起。

    理论上手语有多少种内容,这副手套就能容纳多少指令。

    不过初次测试的时候,识别精度出现了问题,因为这副手套改装后还挺厚挺重的,戴上后没那么灵活,动作会变形,影响指令识别。

    嗯也挺丑的

    车乾这样“手胖指短”的带上去,和机器猫一样

    王涛道:“回头可以换点新材料,另外不同指令之间最好差异化大一些,应该就没问题了”

    白溪突然想起来

    “611研究所”那边,好像最近在柔性化、超薄化方面有所突破,开发出了一款基于“乳胶基材”的新“两仪材料”,好像报告里自己看过

    如果用新两仪材料做手势控制手套,就方便多了,其自身的电路特性,可以减少大量不必要的线路连接,再把传感器藏在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