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接着陈书记又道:“你对我提及的槟榔芋深加工的事,我一直都在考虑,也想在时机成熟时上这个项目。由于当时遭到陈场长的反对,我有意缓解下矛盾,才没有立时支持你去实施。看来我这步走错了,这一拖,有可能也很难实现了。”
拥面而坐的坤龙听了这番话,却是毫不气馁,他目光坚定地看着陈书记,义正言辞地回应道:
“陈书记,您放心吧!甭管将来是谁来当咱们这儿的领导,只要是对咱农场发展有利、对广大群众有益处的事儿,我坤龙一定会竭尽全力去争取的!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去卖红薯’嘛!”
陈书记凝视着面前的杨坤龙,目光久久未曾移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深知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品性——拥有一颗正直的心,对事业充满热忱,同时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得如同春日暖阳。
然而,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使得杨坤龙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为人过于耿直,从不擅长吹牛拍马、阿谀奉承那些官场惯用的伎俩;面对权贵,更是坚守自己的原则,毫不退让。而且,他脸皮太薄,自尊心强,极不情愿去求人办事。如此性格,深受百姓们的喜爱,可在上层领导眼中,未必能讨到好。
毕竟,在这复杂多变的官场之中,仅仅依靠埋头苦干、真抓实干远远不够,还需懂得运用各种手段和灵活变通。
可惜的是,这恰恰是杨坤龙最为欠缺的地方。陈书记心中暗自思忖:“坤龙啊坤龙,以你的个性,确实更适合投身于专业技术领域,那里或许能够让你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至于这官场仕途嘛……若不是我如今尚在位子上,还能帮扶你一下,甚至推你一把,送你一程。若是换成其他人当家作主,恐怕就很难欣赏并接纳你这种性格的人喽!”
尽管这番心里话并未从陈书记口中直接道出,但那关切与忧虑之情早已溢于言表。
陈书记面带微笑,语重心长地告诫着坤龙:“坤龙啊,我知道你心中有着许多美好的想法和抱负,而且也一直在努力为良种场的职工们谋福祉。不得不说,他们能有你这样一心为民、积极进取的领导,真可谓是一种福气呀!不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