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老人家做得斋事,虽然不小,但无人穿戴白衣白帽,想来是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
猴子在一旁挠了挠腮,首先猜测道。
顾名思义,以上三斋分别是祈求丰收,祈求平安,与还愿的法事。
也是一般的富贵人家里常见做的法事。
“唉,非也,非也,”但两位老者却继续叹了口气,否定了猴子的猜测,揭晓答案道:“乃是一场预修亡斋。”
“预修亡斋?”猴子眨了眨眼睛,猜测道:“莫非就和那妖怪有关?你家有人将要死于妖怪之手?”
两老者惊讶的看了猴子一眼,颔首回道:“孙长老果然是除妖的能手,一猜便中。”
“这事还与那西面的大河有关,不知长老们来时可曾见一条大河拦路?”
“我们师徒正是被那条通天河阻路,无船可渡,才被老施主家的鼓乐声所引,来此借宿。”沙僧在一旁双手合十,应声道。
“嗯,既知那通天河之名,想来长老们也是见过那河边石碑了,但不知那石碑再向上里许,还有一灵感大王庙,各位长老可曾见过?”
两位老者抬头向西看去,手指了一处问道。
“我们初临河边,便见石碑,未曾见过庙宇,老人家所说的妖怪,和那‘灵感大王’有关?”猴子点着头思索道。
“正是,正是,”两位老者忍不住落泪道:“那灵感大王号称: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佑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
“乃是自九年前来我们这左近的,号称有大法力,可保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我等亦知,他绝非是个正神!”
“如何不是正神?”沙僧好奇道。
“长老啊!只因他强逼着我们修建庙宇后,还要我们每年献上童男童女一对!若是献了,才保平安丰收,若是不献,就要亲自上门来降祸生灾!”
两老者老泪纵横,擦掩着面目哀声道:“今年也不知我家是不是命犯太岁,恰碰见那个邪神挑中了我家,要我们的一双儿女作祭!”
“天可怜见!我们兄弟是这车迟国元会县陈家庄人士,老朽陈澄,舍弟陈清,一人六十三,一人五十八,都是子孙艰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