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上,两座木质结构的建筑隐约可见,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气息。
两栋阁楼是以黑铁木打造成了一个三十米乘三十米的基底,上窄下宽,显得稳重而富有层次感,坚固而典雅。
船头的阁楼高约五层,空间广阔,主做宴会之用,每一层都可容纳五百人左右同时参宴。
不过按照杨过的性格,他并不喜欢在室内用餐,因此穆念慈和杨康成亲的酒宴被摆到了两栋阁楼之间。这一块三十米乘五十米的船身甲板之上,颇具特色。
这片甲板上被设计成了一个假山庭院,四周环绕着青翠的植物与精致的石景。假山上流淌着小溪,潺潺流水声伴随着轻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氛围。
漫天的星光洒落,熠熠生辉。
宋理宗此刻正带着几十名紫袍官员,以及一百多名牛家村的村民,坐在这个别致的场地中。
十人一桌,共摆下了三十来桌,面前的酒水与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这些菜品全是杨过从储物戒中精细挑选的海鲜和山珍,别说牛家村的村民了,就连宋理宗都未必见过几样。反而是一些紫袍官员见多识广,毕竟他们贪得多,见识也广。
“这是啥哦,能吃么,怎么长得像个鞋拔子一样。”一名村民拿着筷子戳了戳碗里的鲍鱼,满脸疑惑。
“哎,这些咸肉,怎么切成这么薄的一小片,这怎么吃得饱嘛?”另一个村民也抱怨道,显得有些不满。
“咦,李大哥,这个粉条不错,很鲜呢,就是太少了。”桃花姑娘说着,给李大哥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到他的碗中。李大哥红着脸,感激地说道:“谢谢你,桃花姑娘,兴许是咱们不懂,还是觉得这大块的肉,吃着舒服。”
“什么粉条,那是鱼翅,一群没见识的土包子!”离这一桌最近的一桌紫袍官员则对这些乡下人嗤之以鼻,轻声嘲笑。
“这是流求的特产,糖心两头鲍吧。”一个官员指着碗里的那一块黑黑的鲍鱼,显得很自得。
“这鲍鱼的确是流求的特产,我南宋沿海虽也产鲍鱼,却不似流求能捕捉到如此大的鲍鱼。只是这糖心的做法,并不源自流求,而是源自东瀛,其制作工艺之复杂,使得同等重量的糖心干鲍,价格堪比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