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 第70章 竖中指,李恪就藩(3/4)
    李泰冷哼一声:“那是自然。”

    他清清嗓子继续道:

    “杨柳青青江水平,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泪流尽,借问兄长何时归?”

    “好好好!!”

    没等魏叔玉开口,不少与李泰交好的勋贵子弟,不停叫着好。

    “魏王真是聪慧啊,顷刻间便作出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

    “尤其是柳条折尽泪流尽,借问兄长何时归写得太好了。”

    “谁说不是呐,单凭借问兄长何时归,此诗足以名流千古。”

    “从此诗能看出,魏王与蜀王之间的兄弟情,实在是太深了。”

    …

    李恪心里像日了狗般难受。他与李泰有个嘚的感情,倘若可以的话,他李恪恨不得其他兄弟都死掉。

    作为李泰的狗腿子,杜温自然要表现一番:

    “魏大郎,你还有心思笑,该不会是江郎才尽了吧!”

    韦彦跟着附和:“魏王作的诗如此之好,我看魏大郎就别自取其辱吧。”

    韦彦是韦挺的庶子,之前跟着长孙冲混,现在又与李泰勾搭在一起。

    魏叔玉邪魅一笑:“哦是吗,可是我觉得青雀哥哥作的诗,一点都不应景呐。现在可是初春,你们哪里看到杨花的影子?”

    “啊这……”

    李泰冷哼一声:“既然妹夫觉得此诗不应景,青雀愿聆听你的大作!!”

    “嗯…的确是大作!它不仅是首送别词,更朗朗上口容易传唱。”

    魏叔玉说完便唱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听着魏叔玉唱的送别词,李恪眼眸立即红了起来。

    繁花似锦的长安城,真不愿意就此离开啊。

    纵使心中再不舍,李恪最终还是告别众人,坐着四轮马车离开长安城。

    等他收拾好心情,终于想起怀里的信件。

    看完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语,魏大郎让他广积粮到底是何意?

    ……

    送走李恪后,魏叔玉并没有待在公主府,他反而一直待在御史台。

    与以往不同,今年御史台的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