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圣妃的十世为人 > 第212章 心如刀割(2/5)
为政》中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知几位皇孙对这段话有何见解?”

    三宝挠了挠头,心中虽有些紧张,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刘先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成长。十五岁就应该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就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在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遵循自然的规律。”

    刘先生微微点头,说道:“三皇孙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略显浅显。不知其他几位皇孙可有不同见解?”刘先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不屑,似乎对三宝的回答并不满意。

    四宝心中有些害怕,但看到哥哥们都勇敢地面对,也鼓起勇气说道:“刘先生,我觉得这句话还体现了一种人生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地修身养性。比如‘四十而不惑’,不仅仅是不被外界迷惑,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笃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刘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四宝年纪虽小,却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但他仍不想轻易放过孩子们,说道:“四皇孙的见解倒是有些新意。不过,这《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岂是这般简单的解读。”

    五宝忍不住了,皱着眉头说道:“刘先生,您既然觉得我们解读得不对,那您倒是说说您的高见啊。何必在这里一味地指责我们。”五宝向来心直口快,对刘先生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十分不满。

    刘先生脸色微微一变,正欲发作。大宝赶忙说道:“刘先生,五弟年幼,言语多有冒犯,还望先生恕罪。但我们觉得,对于经典的解读,本就因人而异,并无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便足矣。”

    刘先生冷哼一声,说道:“哼,伶牙俐齿。既然如此,我再问你们,《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放在如今的朝堂局势中,又该作何理解?”刘先生这一问,明显是话里有话,试图将话题引向对朝堂局势的讨论,若孩子们回答稍有不慎,便可能被